每次看完苹果的发布会都忍不住说几句,恰逢这次发动态字数太多,于是以专栏形式呈现出来,并同步到博客上。

1 独一无二的发布会

苹果的发布会和其他公司发布会最大的不同在于,苹果的发布会确实能成为一个改变世界科技产品公司走向的公司,无论影响是正面还是反面是当之无愧的风向标。目前还鲜有第二家公司能达到苹果的高度。从第一代iPhone至今,苹果一直做到了这一点,不得不让人感叹了。

2 Apple Sillicon 恐怖的成本控制

对苹果而言,芯片成本价格比我们想象的要降的快得多。苹果可能鲜有黑科技再正面击败对手,但是芯片成本所带来的降维度打击确实是恐怖的。A13仿生已然论为计量单位,显示器都可以内置,iPhone se用上A15,iPad air用上m1而且价格几乎不变,以及去年iPad mini6上的A15,这种价格和成本优势是其他安卓旗舰想都不敢想的。对此我只能说还得是苹果,至于背后的原因,想必也不用多说。

3 一个信号:高端市场专一化

苹果发布的mac studio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mac studio的出现相当于苹果进一步在高端领域上和大众市场划清界限,将高性能mac和撑起整个工作室运行关联起来,更加强调旗舰产品的专业性。发布会里面展示的工作流显而易见,音乐行业,视频行业,动画创意行业被放了绝对核心的位置上。

这是苹果高端市场的真实走向,苹果正是这么去做的。虽然,我知道也有很多人在问mac能不能打游戏之类的,但如今苹果自m系列芯片开始的产品布局,所展现出的事实就是:苹果目前没有关心这些非创意类艺术类用途的迹象。而在介绍iPad air时,宣传画和介绍中两次出现原神作为游戏代表(并无夹带私货!),可以说苹果是有意在严格区分不同市场的用户群体。

这个信号可以汇总成简单的一句话:创意类用户可以期待mac变得越来越适合自己。

关于针对个人的看法,下面是碎碎念:

(产品上的优化会是深度的,例如多显示器,以及sdhc卡槽这些很多Windows机器也砍掉的东西,甚至从芯片级入手,m1系列中的prores解码引擎。软件生态上自然也会越来越好,作为半个业余音乐人,logic pro 11,cubase 12,Studio one 5,reaper等daw都能在m芯片电脑上几乎完美运行,大部分也已经是universal版本),而游戏党永远别想在mac上拿到游戏深度兼容和优化了

所以建议老实打游戏的不要装虚拟机,老老实实去PC阵营。

4 最后谈谈芯片技术和系统

m1 ultra的出现其实并不稀奇,因为胶水这件事并不是没有别的企业做过【AMD:勿cue】,真正让人感到震惊的是中间的“胶水”强大的性能并发,2.5TB/s的统一带宽!m1 max的优势在m1 ultra身上进一步体现的淋漓尽致,128GB统一内存对于绝大大大多数用户而言都会是完全过剩的存在。

不过个人觉得,apple sillicon的生态依然是有待跟进的,以及统一内存带来的系统性错误依然是要注意的,例如内存泄露事件。但毋庸置疑的是m系列自研芯片这条路不会停下了,即使有这些错误和生态上适配还不到位的地方,苹果也已经没有回头的打算了。

5 预测与感想

最后简要整理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目前的mac确实有让人重回mac阵营的想法(macbook没有),mac studio的出现对于艺术类行业都是个很好的信号,但是具体情况仍然得看软件适配。

延续这个信号,苹果必然会一步步在mac pro上引进m系列芯片,无论是继续胶水还是又蹦出什么黑科技,总之确实让人期待。

至于x86平台和win阵营,似乎苹果不想再和其抢夺其他类型用户二者的竞争关系似乎在进一步减弱。然而在移动市场上,苹果呈现出的是赤裸裸的进一步碾压,纵使强如天玑9000也难以逆转这个局面,至于海思,那太未知数了,我就不作评判了。

依据个人经验简单预测下跑分:

geekbench 5 单核/多核 1750/24000左右
cinebench r23 单核/多核 1550/23000左右
理论多核性能应该接近于12700K或小幅度反超,AMD家暂时没有可以对照的机型(5950X和其相比过于强了)。这个数据是按照m1 max的表现以及预测的可能折损而推测出来的,当然也不排除苹果还想进一步增加频率,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感叹世界领先的科技公司的成果的同时,也希望我们的自研芯,国产芯也能发展越来越好吧。

最后修改:2022 年 03 月 11 日 06 : 21 PM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随意赞赏